繼上次走完大坑後5號的步道後,這次來到了大坑前5號的步道
小時候常常被爸媽帶來這邊放風
已經很久沒有來過這邊了,感覺很多地方的樣子都跟以前不大一樣
本次選擇2號步道起登,本區有大坑1-5號共五條步道,1-3號難易度相近似
其中2號最短,所以陡坡比較多一些,4號難度最高,大概是其他3條的1.2倍左右
5號則是連接1-4號的稜線,路線起起伏伏展望很好,夏天也有涼風吹拂,走來十分舒適
08:05 停車場
因為難度較高與地處相對偏遠,人潮沒有大坑後5號的步道那麼多,8點多來到還是有些許停車位
但約11點下山時發現完全停滿,路邊也因為位子不夠到處都是違停
所以這邊建議最晚也要在8:30前抵達會比較好些
路口有一間豪華的廁所,以前沒這麼大,現在越蓋越豪華啦
登山口的小販一直都在,不過沒有9-10號步道那邊形成一個市集那麼誇張
這裡只有幾個小販賣點小吃與飲料
08:10 起登
前200公尺都是這樣緩緩上坡的水泥路,現在修整的好平整,感覺都可以通車了
08:15 二號0.2K
過0.2K後看到鋪石子路與一座木橋,代表開始要爬坡了
08:17 二號 0.3K
仿原木的水泥木管階梯,這段的坡度不小喔,沒運動的人應該看到就覺得累了
看看這個又直又長的階梯
08:19 休憩平台
可能怕嚇到初學者,馬上就有一個平台可以喘口氣,這裡是矽品精密認養維護
大坑9-10號那邊則是由總太建設認養,維護品質都還不錯
過了休息點後就可以看到大坑步道獨有的原木棧道,非常具有特色
好像還沒有在其他地方看過類似的作法,這邊坡度挺大的
過了這段坡以後旁邊有幾個木椅可供休息 (人群處)
08:26二號 0.5K
持續的木棧道上坡,這裡的地質跟苗栗火炎山類似,都是紅土崩塌地形
08:33 二號0.7K
0.7K後坡度轉緩,後面雖然也是木棧道,但都是平路與緩坡組成,這裡可以喘口氣
展望不錯,難得空氣品質不錯看得很遠呢
08:35 二號0.8K 休憩平台2
位置還算寬敞的一個休息點
08:40 二號1.0K
這段是輕鬆的平路,陽光灑落在樹林隙縫間蠻美的
可能因為在背風面,沒有風覺得悶...
08:44 二號1.1K
已經可以看到終點了,前面的稜線就是五號步道
08:47 二號步道終點
二號終點是一個T字路口,銜接五號步道,左轉往一號,右轉往三號,距離都不遠
這邊持續有涼風吹拂,在這裡落腳休息十分舒適
一個大的休息區,以前這邊有小販販賣飲料、茶葉蛋等,現已無人駐點
08:49 五號0.3K
二號的終點差不多就在五號0.3k的位置 (一號終點則是五號起點)
除了剛剛的休息區,這裡還有一個涼亭(怡樂亭)可以休息
08:53 獅子亭
五號步道最多的就是休憩涼亭,還各有各的名字,這個約在0.4K的位置
獅子亭旁邊還有一個荒廢已久的廁所,看的出來有些年代了
獅子亭後就是一小段的階梯,約150公尺長左右,加把勁上去又有一個全新休息點啦
08:57 黑松亭
黑松亭位於0.6K處,這邊展望很好,夏天持續有微風吹拂,通常都選擇來黑松亭大休
下面的獅子亭雖然距離很近,但沒展望又略嫌悶熱
黑松亭往三號步道的方向施工中,有不少材料堆放在這邊
09:06 五號0.7K
這段是五號展望視野最棒的一段,因位處稜線,也一直都有風不斷吹拂
雖然相對曝曬了些,但仍舊感覺很涼爽,不過待太久還是會曬傷的
絕佳展望與風景
09:11 高峰亭
連綿起伏蜿蜒的木棧道
高峰亭位於0.8K處,這個涼亭視野也相當不錯
雖然涼亭很多,但每個都被捷足先登了,所以到這邊為止都是路過不停留
每個涼亭或休息處都可以看到有人泡茶聊天甚至下棋的
09:14 五號1.0K
整體來說從二號走來一路都是平路與上坡交替,漸漸往最高點(頭嵙亭)前進
09:17 三號步道終點
三號步道交叉路口,雖然有施工告示,還是有相當多人走這裡
看來應該路沒有斷,還是暢行無阻
09:20 五號1.2K & 五葉松
這裡有一顆樹大根深的五葉松,牢牢抓住步道基底,沒有它的話恐怕早坍塌了
旁邊有個解說牌與小憩平台
登頂前的最後木棧道,這邊坡度稍大些,一口氣衝上去了!
09:25 頭嵙亭 & 三角點
這裡有3-4個涼亭,聚集眾多人潮的大坑最高點,人聲鼎沸超熱鬧!
有人泡茶有人煮東西吃,在這邊的人應該也是一時半刻不會離開
山頂一顆二等三角點No.1120,一樣良好的視野展望
這邊拍照、休息吃點東西喝個水,約莫10分鐘準備下山
很多山友揹上來的水放置於此,看起來已堆放許久都發綠了
不要再帶更多的水上來啦,夠用就好,這也算是一種垃圾汙染吧...
09:38 五葉松 & 五號1.2K
另一個角度看這枝葉繁茂的大樹
09:40 三號步道銜接點
09:45 三號1.2K
三號步道也是由木棧道與土路交替組成,較二號比起來坡度稍微緩和一點,路徑稍長
09:56 三號0.8K + 木椅休息處
偶爾可以看到坍塌的舊路,這都是地震、颱風、豪雨肆虐過的歲月痕跡啊
10:02 三號0.6K & 三之一號岔路口
0.6K這邊有一條往河床下切的路,可以銜接到四號步道,這條路是山友自行開闢
並不是正規的大坑步道,要走之前請做好功課以免迷路
之前就有人在這邊迷路的新聞連結,據文中描述應該就是走了3-1號結果走失了
10:09 三號0.4K 施工處
整段路況良好,只有這一小段在施工,路邊堆放著工具,但一樣通行無礙
其實不難看出原木棧道維修不易,木頭經日曬風吹腐朽的速度蠻快的
甚至有時候還有蟲蛀,難怪只有在大坑風景區才有這種施作工法
而且可以發現漸漸有些路段捨棄原木棧道,改用其他步道工法了
10:17 三號0.1K
最後的0.2K是平路與石塊階梯,是3號步道裡面短短的非木棧道路段
10:19 三號入口
稍事休息後就準備踢產道回家囉~
10:19-29 產道
約10分鐘的水泥產道,這邊坡度稍大,所幸距離不長
旁邊有個養雞場,有數隻狗看守著(都有用鐵鍊綁著所以不用害怕)
順著只是走就能回到大馬路(連坑巷)
10:30 連坑巷
接著繼續依指示牌沿著柏油路往二號登山步道前進
這段無遮蔽又是吸熱的柏油,夏天走來都有被烤乾的感覺
步行約需15分鐘左右,如果不想踢柏油路建議原步道來回或者準備接駁車
大坑前四號的入口都是由連坑巷接起來,整段都是像圖中這樣沒甚麼遮蔽的柏油路面
10:47 返回停車處
路邊停車一整排的機車,還有各種花式違停,連槽化線都停還真敢...
這邊如果有警察取締應該50張罰單跑不掉
本次路程(二號上三號下)共5.06K,總爬升360m,含休息共花2小時34分鐘
氣溫16度(2020年3月紀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