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要走的是以高山森林鐵道美景著稱的眠月線
這一段是舊溪阿縱走的後半段,因為是鐵道舊線,整段坡度不大
都在海拔2200-2300m之間,平緩好走
海拔高,就算是夏天也十分涼爽,是個很好的避暑行程
因路線位於一葉蘭自然保留區,需申請後方可進入
沿線風景良好、路程平緩難度不高,所以非常多人預約
時常額滿,須看運氣抽籤或等候補才能進入
並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呢
PS:因路途遙遠,加上有隧道伸手不見五指,故頭燈是必備品
08:16 阿里山內小7
園區內只有一間7,大伙在這邊整裝後出發
7的對面就是阿里山步道群的入口
園區內,可以自行徒步前往,也有接駁車可以送你到阿里山閣大飯店
(這段路風景不錯,沿途為緩上,走過去約20-30分鐘)
08:35 阿里山派出所
前一天氣溫很低,旁邊的木頭隔柵結了一層薄霜
旁邊的草地也是一片淡淡的銀白
這一點點的霜待會太陽大起來就全部融掉了
08:45 沼平車站
維持著以前日式木造車站的風格
這裡是逛阿里山神木區、姊妹潭的必經之路
這邊有店家販賣紀念品與熱食,也有飲水機可以做補給
從沼平車站看過去,就可以看到對面的明隧道大崩壁
那邊就是今天的目標-鼎鼎大名的眠月線囉
08:55 阿里山閣大飯店
阿里山園區內最接近景點的飯店,要價不斐
不過地點絕佳,若有預算,住這裡遊玩阿里山園區是最方便的
只是就算在這住宿,自家車還是不能開過來,一樣必須停在外面統一停放區
(有接駁車接送)
09:00 塔山步道岔路口
左為姊妹潭、神木園區,右邊往塔山步道,也是前往眠月線的步道
這段的意境蠻棒的
09:12 鐵道
越過鐵道,這裡的鐵道是有在使用的
每天早上的日出列車都會經過這邊
09:26 塔山步道1K
這一段基本上是步道與鐵軌併行
步道平緩、氣溫宜人、風景又漂亮,而且該路線人不多
避開園區人擠人的最佳遊園路線
對比姊妹潭、神木區,個人更加偏好塔山步道這邊的美景
(大部分的團客幾乎都在那區,人真的是多到一個誇張的地步)
09:38 眠月支線岔路口
左:眠月線(本次路線,目前已無列車行駛)
右:祝山線(觀日出列車路線)
這邊基本上是鐵道、步道共線,可以看出鐵道保存得十分良好
以前還有復駛計畫,只是因為地震、颱風的摧殘
後面的明隧道大量崩塌,復駛計畫已遙遙無期
逐漸莫入山林的鐵軌遺跡
這一帶需要申請才能繼續深入,抓得很勤,不要心存僥倖
10:00 明隧道崩壁(應是第7號隧道、橋梁?)
檢查有無申請的人員在此稽查,渡過崩壁需要一個一個排隊
所以這裡聚集了不少人等候通過
另外沒有申請的朋友也可以到此一遊回頭了
這裡視野很開闊,就是人多了點,不然是個絕佳拍照點
10:26 過明隧道
這一段已有許多確保安全的繩索、鐵鍊,不過還是有潛在危險性
快速通過不要逗留
這段崩塌可以說已經路基全失,若要重建不是不可能
但地質不穩,重新搭建要價不斐,而且再崩塌的可能性也高
眠月線復駛的計畫就因為這段而胎死腹中
被落石壓到鋼筋裸露歪斜的明隧道
不過大部分的結構還是完整的,有人選擇在這邊紮營過夜
繼續沿著鐵軌前進
10:40 崩塌隧道(應是第2號隧道)
隧道中充滿落石,不過這段相對穩定,爬過亂石堆後繼續前進
隧道內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,頭燈照明是必須的
10:53 塔山車站
出隧道後來到塔山車站,簡單的月台站,現在成為遊客的紮營地點
車站旁有個簡易廁所,沒有水,全靠下雨沖刷,氣味可想而知
第3號隧道,這邊一樣需要頭燈
11:09 第11號橋梁
眠月線有許多這種鐵道橋,兩側無護欄,之前有傳出摔落的意外
之後有一段時間封閉進行安全性工程
11:12 第12號橋梁
這些鐵道橋的漂亮,不是照片可以拍出來的
現場的氣氛與意境真的很棒
11:22 第13號橋梁(申請箱)
入山證申請書投入箱,不過現在已不需要再這邊投入
在前面的明隧道崩壁已有人工審核
話說這些鐵道橋樑,在現存還有行駛的阿里山林鐵也有許多座
從阿里山搭火車上奮起湖,就可以體驗在林間奔馳的感覺了
11:29 第9號隧道
連續的橋梁與隧道,在搭配旁邊不時的小水瀑,這一段超級漂亮
17號橋樑
無法復駛固然可惜,但若是復駛,也沒辦法體驗漫步鐵道的感覺了吧
11:43 第22號橋梁
最高、最長的一段鐵道橋,據說有高30公尺以上
小心通過,建議非必要不要對向會車
11:51 眠月車站舊址
看這建築物的主體,這裡以前應是非常熱鬧的大站
現今已半隱沒於山林中,月台前分岔的多線鐵路顯示以前這裡的繁榮
12:10 第24號橋梁
最後一座鐵道橋
草都長得比人還高啦!
有些地方是漏空的,多注意腳下前進
漂亮俊美的樹林不解釋
12:16 石猴車站
據資料顯示,以前這裡是一個步道群(當然是已經廢棄的狀態)
現在還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步道殘跡
來到了本日的終點-石猴車站,也是一個主建物蠻大的主要車站
不過看起來較眠月站的規模小了些,地震過後地基不穩禁止進入
這邊也是遊客選擇紮營的地點
廢棄的廁所,因地震等因素,整座廁所下面已被掏空
說它是浮在這裡也不誇張
與塔山車站相同的簡易廁所,氣味也是相當刺激
沿著鐵道繼續往前走是通往水漾森林的路線(溪阿縱走)
不過後面的路線較少人行走,距離約15K左右,都是上上下的路段
因舊有鐵道已崩塌,所以現存的溪阿縱走須高繞松山(約300落差)
路跡清楚但路途遙遠需過夜,建議有準備再行前往
我們於此休息、午餐,約下午1點左右折返
從阿閃山園區走過來石猴站這邊約花了3小時左右
一路並無特別趕路,走走停停拍照聊天,輕鬆愜意
若是急行軍趕路,應該2小時內就可以抵達石猴站了吧
說起來據說石猴車站的名字是因為有個大石頭像猴子
不過好像沒有見到相像的石頭??
這巨大落石把鐵軌都打歪到半空中了
回程再欣賞一下山林中的鐵道,真的相當漂亮
14:24 明隧道崩壁
回程約1.5小時抵明隧道崩壁,依序排隊通過
接回祝山線
15:26 沼平車站
約2.5小時回沼平車站,小休後下山吃美食囉
路線紀錄
自阿里山遊樂區出發,來回石猴車站來回距離約18K
整段海拔約落在2200M左右,大部分都是平坦路段無陡坡或急下
沿途經過許多鐵軌橋梁、隧道,還有3座舊車站遺跡
是溪阿縱走最為輕鬆且風景最優美的路段,可以說是整段的精華
想要探索舊鐵道遺跡的人不可錯過的絕佳美景
缺點就是申請的人太多了,都要排隊抽籤才能進入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