卯木山登山口位於合歡山隧道旁的大禹嶺道班房旁的樓梯上
因為這裡也是中橫四辣-畢祿山登山口附近,通常大家都是來走畢羊縱走
卯木山就被晾在一邊,乏人問津,但其實它是很有歷史淵源的
合歡越嶺古道、中橫開路紀念碑等都在這裡,能深深體驗歷史的痕跡
卯木山又稱大禹嶺山,海拔2819M,山頂有三等三角點,編號6377
從大禹嶺登山口到山頂距離2.2K,高低落差約240M,來回時間約3-4小時
步道整體坡度不大,絕大部分都走在平緩的古道上,偶有開闊視野可見畢祿羊頭屏風山
算是一條悠閒型的步道
10:27 停車處
這裡是台14甲與台8的銜接點,在合歡山隧道口邊有幾個空位可以停車
以前的大禹嶺道班房,原功用已廢棄,現作為大禹嶺公廁使用
10:45 起登
大伙稍事準備後從大禹嶺道班房右側的樓梯走上去
這裡就是前往卯木山的入口啦
這部道應該是有在維護,不過兩側的芒草挺長的,若是穿短袖可能有點扎人
10:47 禹嶺尋梅
禹嶺尋梅的題字石碑,這邊確實有不少梅花,入口處就有一顆開的旺盛的梅花
這一段都是兩側長滿芒草的上坡,步道是由水泥階梯組成
不多時就能接上合歡越嶺古道,接上古道以後就會變為平緩的康莊大道
10:57 中橫公路開路紀念碑舊址涼亭
接上古道後先往左轉,馬上就可以看到一個涼亭
看資料應該在涼亭中央有個中橫開路誌石碑,但這次來訪已經不見了@@?
沒想到就只是個涼亭而已,平坦而大的腹地,作為休憩點非常適合
古道雖平整,但偶有崩塌處,最大的坍塌處就在這邊需要拉繩度過
不過只有短短的一小段
11:06 電線杆
拉繩處一攀上就看到電線杆,這個據說是以前西電東送的遺跡
但看起來好像還有在使用的樣子?
除少數的崩塌,大部分古道保存良好,都是平坦的步道走起來相當的舒適
11:26 崩塌處
稍微下切上繞就過去,地形不至於太困難
11:47 展望
走著走著突然視野整個開闊起來,可以明顯地看到畢羊縱走的路線
遠方還有許多不知名山風,據資料看應該是屏風山、奇萊諸峰一列
11:57 岔路口
過展望處後左轉就會看到岔路口,兩邊都有布條,這樣要往哪裡走才對呢?
往右轉是前往松苑山莊/觀雲山莊的合歡越嶺古道
往左轉上坡是前往本日目的地卯木山,注意不要走錯了喔
經過大段平路的上坡,卯木山平易近人,都是緩上,沒有困難地形
芒草、箭竹挺茂密的,不過路跡清楚,迷路的機會不大
12:15 三角點
山頂三頂三角點一顆,編號6377
山頂大家煮煮泡麵,喇低賽也耗了一個多小時,看來這次太悠閒了喔
本來要爬的是羊頭山,變成簡單的卯木山以後看這水量有夠多的啦
大家體力都不錯,下次在羊頭山上吃羊肉爐吧!!
13:51 回程
山上晃悠了1個多小時才下山,這次真的是享樂行程喔
14:10 展望
這一帶的展望真的超棒~來卯木山這裡不多拍點怎麼可以
而且貌似有提供水源的營地(?) 優閒的度假應該也很可以喔
回到之前的拉繩處,看到這裡就代表快要回到登山口囉
15:04 登山口
結束本日行程~可喜可賀
路線紀錄
扣掉三角點大休1.5小時,來回約2.5小時的卯木山
整段坡度不大,幾乎都在平緩的古道上行走
展望不錯,路況也相當好,作為一個郊山化的中級山,很適合一般遊客前往
路過中橫拿來當作中間休憩景點也是相當合適的喔